早餐在卡哇伊到不行的查理布朗咖啡店享用完畢之後,就漫步在尖沙咀街頭準備去搭地鐵,在某個路口看到全部都是賣紅包袋的專賣店耶!百家姓紅包袋,各種印製精美的紅包,這樣也能開一家店真是太強太有創意了
接下來要去一個很少觀光客,但很有歷史的地方,就是香港大學.說到這大學真的很威!每個學校都會有傑出校友名單對吧~這所大學的傑出校友之一,就是我們國父 孫中山先生. 雖然建校時間是民國元年,西元1911年,但是港大的前身就是香港西醫書院,成立於1877年,國父就讀的時候還是西醫書院的時期,港大的醫學院也是世界知名學府之一.香港大學是大英帝國時期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所大學,不是第一而是唯一喔!建校於1911年,所以校舍已經超過百年歷史了,下圖就是香港大學的校徽及校訓-明德格物.
我們搭地鐵港島線,車站名稱就是香港大學.我們從出口走出來,搭了手扶梯往上,就到了一棟很厲害的大樓裡面,感覺好像到了某研究中心一樣莊嚴的氣氛,都覺得走在旁邊的路人應該是高智商人類來者(是有沒有這誇張XD)
因為我們沒有研究港大的地圖,所以就是走到哪逛到哪的模式,香港大學是位在半山區,校園是沿著山蓋的,也因為地形限制,多是以教學大樓的方式呈現.這裡讓拉拉很驚豔的是,校園非常的乾淨!因為拉拉自從去過日本早稻田大學後,就很喜歡把校園當作景點,也很喜歡校園裡的氣氛.但之前去台大參觀之後其實感到有點失望,香港大學雖然是創校超過百年,但校園維持得非常乾淨.
這是校園不是公園喔~
校園裡有國父塑像,不知道國父每天在母校裡的樹下沉思感想如何?
在這樣的校園裡上學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在校園走著走著,就坐著吃麵包了~校園的購物站貼著宣導自備吸管的告示,這回來香港,也感受到香港限塑的決心,買東西不主動提供塑膠袋,使用者付費.很多地方也不提供免洗餐具了,為了愛惜地球,珍惜資源,也建議大家自備餐具喔~然後港大賣的麵包,口感非常的鬆軟~~~~對於喜歡有口感的我們來說,有些弱......
左邊是紐魯詩樓,右邊則是港大圖書館,不覺得這樣看起來很有氣勢嗎?
這一棟是圖書館大樓
拉拉很喜歡這個階梯的空間感,感覺走在上面的都是菁英XD 不是拉拉長他人志氣,實在是這裡的空氣都瀰漫著一種菁英在呼吸的感覺,真的!推薦大家來這裡感受一下,這裡學生的氣質跟我們那裡的大學生氣質相比,真的優質很多!我們真的要加油了!
這是校園內的樓層介紹,全部都是英文,因為香港大學除了中文系或是特殊課程之外,全部都是英文教學,以英文做為語言媒介教學,拉拉有聽見課堂裡老師授課的聲音,真的全部都是English! 所以阿~我們真的要加油惹~
而且拉拉發現香港的鷹架,都還是使用竹子耶~香港人覺得竹子很有韌性跟彈性,成本又低,材質又天然.
走過現代建築的校園區域,往山下走,就是校本部,也就是古蹟級的建築了!
香港大學內的古蹟建築,跟上環,西環區域的建築一樣,都是屬於愛德華時代的建築,有荷蘭式山牆,紅磚牆(尖沙咀碼頭的鐘樓也是屬於此時代的建築)
小Q羊在港大的沉思照
能在這樣的校園裡,坐在長椅上閱讀真是太幸福了~
在校本部大樓旁小徑,隨便拍都很好看
這是校本部建築正門前方的廣場,也是有許多人在此取景拍照
正前方是孔慶熒樓,沒有開放,但本部大樓是可以自由進出參觀的,只是教室還是有在上課,參觀時請尊重這裡還是學校,不是觀光地區喔~
香港大學創校時,當時的政府資金並不充裕,所以當時的港都盧吉向在港經商的外籍商人募款,而消息一傳出,有印度籍的商人-麼地率先捐出一筆鉅款,此外,商界人士也大方響應,太古,怡和,匯豐等商業機構及海外華僑...等等紛紛響應,而校園內多所大樓或是教室都以捐贈者姓名為大樓名稱,也是一項特色.
古典式的建築,讓港大也成為影視作品的取景地點,李安導演的[色.戒]也曾在此取景.
不得稱讚這裡的校園環境真的很整潔!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古蹟的建築結構不能隨意打牆,所以教室都用窗型冷氣,還要外接儲水桶收集冷氣水.
我們就這樣逛著逛著,看到港大的校車也好想搭一下XD
就在這閒晃了一上午,我們再走原路回去搭電梯去地鐵站,原本想直接散步下山,可以走到上環用餐,但因為我們都餓了(這是重點)所以放棄再走半小時的山路,決定搭車去中環吃飯.所以我們塞吃四人組還是重視吃飯啊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