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的時候, 因為老爺臨時起意要去台灣極南點, 在路途中意外踏進被稱為「遠的要命的美術館」-看海美術館.
位於海口港邊的看海美術館, 前身是藍色公路航線上的候船室, 在航線停駛後, 成為閒置空間達十多年之久.直到2018年在屏東縣政府規劃下, 改建為美術館, 並策畫藝術季活動, 讓這裡成為藝術展演空間.原有的候船室搖身一變成為看美術館, 位於後方的魚市場則改建為待(呆)•風樓, 也是展演空間. 整個園區營造出親民又可愛的展演環境, 而每年的落山風藝術季更像是美術館的角色扮演, 讓這裡隨著展演主體而呈現不同風貌的布置. 園區位置位於恆春半島區域的海口港, 原本的海風就已經考驗當地建築環境, 而這裡還要面對每年10月起到隔年4月的強勁落山風, 這也考驗著每次的策展內容與藝術家, 所以從開館至今的每次藝術展演, 都是要堅若磐石等級的景觀布置, 才能不被強勁的風勢給打倒.不覺得這美術館本身就是一座抗壓性很強的象徵嗎?
我們抵達的當天, 正好迎來2023年8/19-11/19的船仔貓特展, SHIP’S CAT一詞源自於自古以來的船舶運行習慣, 因為船艙最怕有囓齒動物, 牠們會咬電線, 破壞設備, 更有可能帶來病毒, 危害船上人員的生命安全, 所以航行的船隻上會養船貓, 除了可以免於鼠患, 也讓船上的人員藉著與船貓相處得到心靈慰藉與家的感覺.
參展藝術家矢延憲司老師出身於大阪, 當年在大阪舉行的萬博會建築在展覽結束後成為廢墟的情景深植在他幼小的心靈, 在20多歲甚至穿著原子防爆衣, 單槍匹馬前往車諾比核災廢墟, 以此創作一系列作品, 探討科技未來與末日的關係. 船仔貓的創作理念, 也是藉由貓咪的外型, 身著充滿科技化的外衣, 也許科技是冷冰冰的, 甚至帶來不可預知的毀滅, 但即使在末日, 貓咪仍然能為人類帶來療癒感, 這是矢延老師要藉由作品傳達給觀展者的理念.
本次的展品在看海美術館及待(呆)•風樓都有展出, 看海美術館的樓梯旁就有貓首像, 就像是船貓在船上俯視港口一般的概念, 美術館內1樓展出全金屬素材的巨型雕塑「SHIPʼS CAT (Ultra Muse)」, 充滿未來科技感, 2樓則是矢延老師在自車諾比回日後, 創作出的繪本「托拉洋的大冒險」手稿, 以及當時探訪的一些心得手記.
在這裡看完不要馬上離開喔~在對面待(呆)•風樓還有更多的船仔貓創作品的展示,特展的內容非常有誠意, 看完非常的療癒🥰🥰🥰
以下是拉拉拍攝的館內陳列,雖然有點暴雷,但真的強力推薦大家實地到看海美術館,親身感受作品傳達的訊息。
看海美術館的外面, 真的就是不折不扣的港口FU, 很難想像這邊有一座厲害的美術館, 拉拉覺得藝術是可以很貼近生活, 很親民, 讓普羅大眾可以親近觀賞, 在觀賞同時也體會到藝術家要傳達的理念及想法, 是很好的互動, 拉拉很久沒看到這樣令我悸動的展覽, 可能最近俗事太多, 心裡都被蒙了一成灰, 但當天看完船貓展, 不但心裡被療癒了, 還有充電的感覺.
展覽日期到2023/11/19, 免費參觀, 推薦大家來屏東找船貓, 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