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與媽祖的關聯, 除了這邊是尋獲媽祖的遺體之處之外, 也因為靠海的馬祖有著海神的信仰, 以及馬祖命名的由來. 在南竿島上有著保留媽祖衣冠塚的馬港天后宮 , 媽祖巨神像, 另外還有一座很特別的金板境天后宮. 這裡的媽祖神像是福州式手法的泥塑神像, 與其他雕刻的面容及用色相比非常與眾不同, 這裡供奉的媽祖神像是少女面容, 符合媽祖昇天得道的形象, 與其他天后宮是面貌莊嚴的成熟形象也不同.

IMG_2813.JPG

金板境天后宮就位在南竿鄉仁愛村, 與北海坑道, 大漢據點及鐵堡剛好連成一線, 可以做為順路的行程安排.到訪的上午時分, 巧與國軍弟兄就在旁邊的海灘"鍛鍊"中, 與這裡莊嚴的氣氛形成有趣的對比. 

IMG_2815 - 複製.JPG

拉拉第一眼看到這座天后宮, 真的覺得非常的清麗脫俗! 有沒有覺得這個色調很熟悉呢? 感覺就是一座莫蘭迪色調的天后宮啊!廟宇採用的所有的色彩是那麼的清秀雅緻, 當下心裡只覺得很符合裡面所供俸的媽祖形象, 與昨天看到華麗感的馬港天后宮不同.

IMG_2628.JPG

金板境天后宮約建於清朝嘉慶年間, 相傳是當時的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 在馬祖地區一共建了4座天后宮, 分別建在東引, 馬港, 鐵板(就是現在的金板境)及津沙, 而金板境天后宮在這2百多年間, 歷經5次整修, 在2019年的那一次修繕, 是將建築正殿的後房樓板拆除, 目前這些拆除的樓板則是放置在天后宮斜後方, 原本的樓板是大紅色調的裝飾, 如果在比較舊版本的旅遊書或是2019年之前的網路照片, 所看到的金板境天后宮會與現在的不同.

IMG_2638.JPG

這次的整修回復了最原本的傳統閩東式廟宇特色建築,  兩側屋牆高過屋頂, 是封火山牆的建築, 早期是作為防火隔絕之用, 這也是閩東廟宇的獨特之處. 所謂的封火山牆,是防止隔壁火燒厝延燒的設施, 造型跟著五形變化, 尖角的屬火, 圓圓的屬水, 像官帽一樣方方正正的屬金, 這三種是最常見的封火山牆造型.

IMG_2818.JPG

金板境天后宮內部 以福州杉為材,採穿斗式構架,形制素雅,少花俏的雕刻,兩側神龕內再作木構小廟形成「廟中廟」此做法在福建長樂一帶頗為盛行.拉拉一走進去, 除了驚訝於內部的簡潔感, 也聞到木材與焚香的香氣結合, 感受到內心的寧靜,是拉拉此次南竿最最喜歡的地方. 

IMG_2819.JPG

即使是周圍的建築都高過於天后宮, 但這樣的空間感也不覺得有壓迫感, 只有媽祖娘娘就在你身邊庇護著你的安心感.

IMG_2820.JPG

天后宮前廣場, 也是面向大海, 感覺這裡除了來拜拜之外, 也可以在這裡與親朋好友一起相聚聊天話家常. 昨天到訪的馬港天后宮, 同時也有這樣的設置, 天后宮前廣場一樣面對著大海, 設置涼亭休憩區.拉拉覺得在馬祖的天后宮, 更有庇佑海上船隻漁民的感覺, 來這裡拜拜求得內心的平靜, 拜完就坐在廟前望著大海, 讓內心更寧靜. 

IMG_2821.JPG

金板境天后宮還有一個保留的獨特傳統 - 燒塔節, 就是在中秋節當天, 利用碎瓦片或是磚塊堆積成高度1-3公尺左右的高塔, 在燒塔時可以連同要廢棄的物品一起燃燒, 表示除舊佈新, 愛物惜物之意. 參賽者除了要將塔燒得紅通通, 也要火勢最旺, 還要留意不可讓塔因為燃燒而倒塌, 符合資格這才能得勝. 是閩東地區傳統的民俗文化.

IMG_2823.JPG

金板境天后宮是拉拉此次在南竿最喜歡的地點, 喜歡到在隔天早上二訪, 目前還想繼續三訪, 參加燒塔節, 推薦給大家這個很不一樣的天后宮

 

金板境天后宮  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59-2號

文章說明資訊請參考下列推薦閱讀網頁:

如何閱讀一座廟 - 以金板境天后宮為例

台灣宗教百景 - 馬祖金板境天后宮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貝拉拉 的頭像
    貝拉拉

    貝拉拉的隨想筆記

    貝拉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