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沙聚落是我們此行抵達南竿的第一個造訪的景點, 因為我們一到這裡就跑去津沙小館吃飯了XD
位於馬祖列島的最西端的津沙聚落, 村前澳口有一片沙灘, 在陽光照耀下會閃閃發亮, 被稱為金沙. 過去負責引導大陸來馬祖的船隻而繁榮, 後因漁業衰落而沒落.
這片海灘就是津沙沙灘, 沙灘上的垃圾是漂來的不是亂丟造成的, 因為隨著海上風向的不同, 有時是漂來一堆垃圾, 但風向一變, 就又把垃圾給捲走了~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很厲害!但重點還是我們不要製造那麼多的垃圾比較實在!
鐵血防空洞看起來很迷你, 但在當時是個必要的空間!
這個迷彩外牆的建築先前也是防空洞, 現在改建成公廁, 這裡也是津沙聚落唯一的公廁喔~
津沙這邊保留完整的傳統石厝群, 雖然有多間石厝已經荒廢了, 但因應觀光潮興起, 這邊也有多間民宿正在建築中......
有人說馬祖是台灣地中海, 但拉拉覺得這些石厝群感覺比較像義大利山城.
馬祖這邊的古厝建築是閩東式建築, 房屋主體是方方正正的像一刻印章, 屋頂的部分是以屋瓦上又覆蓋石頭,避免因強風把瓦片吹走, 也因為這樣的設計讓房子保持著通風透氣.
走在石厝群中, 真的讓人有置身在異國的感覺~
早期的馬祖房屋都是就地取材, 因為這邊就是花岡岩地形,房屋以花崗岩為建材建造而成, 早期是有著材料就蓋房子, 後來隨著生活改善開始講究起堆砌的方式, 有平砌與人字砌,
看到這棟建築, 有點像到了沖繩的感覺~
下方就是津沙聚落"最熱鬧"的區域了
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二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戰爭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居民紛紛外遷。
近幾年在縣政府及社區發展協會努力, 這些老屋開始改造, 有民宿, 酒館及餐廳,
津沙小館就是拉拉這次在南竿吃2次的餐廳喔~因為我就住在附近阿XD
走進小巷內, 乾淨的道路讓人很安心.
裡面的古屋改造很成功, 獨特的閩東式建築真的讓人有出國的感覺!
這樣把酒瓶擺在外面裝飾也很特別
津沙聚落這裡同時也是欣賞夕陽的地點, 夜晚的津沙聚落, 星光點點, 寧靜的氛圍, 讓人感覺放鬆, 馬祖~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