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我們的住房專案,有包含一個半日遊的行程,半日遊有分上午跟下午的選項, 地點也不相同, 上午的半日遊內容是到清水斷崖/ 燕子口步道/ 岳王亭, 下午的半日遊則是去小錐麓古道/ 砂卡礑步道/ 流芳橋. 原本我們是預定下午的行程, 但因為氣象預報是雨天, 所以後來改為上午的行程.
上午是8;20-8:30集合出發, 由飯店人員擔任嚮導, 因為參加的房客不少, 所以是安排遊覽車載我們去景點. 沿途聽著解說, 也對太魯閣這裡的地形及一些典故由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我現在也忘得差不多啦XD)
清水斷崖是連結宜蘭及花蓮的臨海道路, 這裡也是蘇花公路上的知名美景. 接近90度垂直的斷崖, 這是接近9百萬年前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碰撞,造成隆起, 並加上風化與海蝕, 造就這番令人驚豔的景觀.
即使是陰天, 海水的藍色是那麼的淡雅細緻, 彷彿是幅美麗的粉彩畫一般.
我們是在崇德隧道口這一段的清水斷崖, 這裡也有很多遊覽車停留, 拍照的人很多.
這是由於海灣地形的優勢, 這裡終年有洄游的魚群,因此在日治時代就引進的定置魚場.
結束清水斷崖的行程, 再開車回太魯閣, 沿路經過長春祠, 這是為了紀念闢建中橫公路, 而犧牲的築路人所建造的.
接著戴上公園管理處提供的安全帽, 我們要進入燕子口步道欣賞太魯閣最美的一段風景~
上面這座吊橋就是最近很紅的山月吊橋, 拉拉出發前一直登記不到, 只能等日後再訪了~
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到靳珩橋,途中可欣賞太魯閣峽谷、壺穴、湧泉、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
山壁上的洞洞, 不是彈孔喔, 這是[壺穴], 也是燕子口最具特色的景觀, 形成的原因有2種, 一是因為地下水的出口, 當地下水飽和時, 會從岩縫滲透, 長久下來侵蝕成就溶蝕成開口朝向下游的洞穴. 另一個原因是立霧溪在發育的過程中,湍急的溪水有時受到阻礙便形成漩渦,漩渦水流帶動河沙,不斷淘蝕岩壁,經長久的歲月後就形成開口朝向上游的壺穴地形了。
我們現在可以行走及開車的步道, 在當年都是由築路者以手工加上炸藥及生命拚搏來的, 走在燕子口步道, 除了讚嘆上天鬼斧神工的壯麗景觀, 也要感謝相信人定勝天的築路者, 藉由他們努力不懈的毅力, 讓我們今日可以這樣輕鬆的腳步漫遊在這樣的美景中.
燕子口裡, 即使上方岩壁都有水泥補丁, 還是不定時會有落石, 所以為了安全一定要戴安全帽, 在布洛灣路段就有提供借用安全帽的地方, 千萬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為了預防落石砸到人車, 還有這種擋石牆
大家有在照片中看到一個酋長嗎?
在中央的突出大理石岩, 又稱為[印地安酋長岩], 側臉及酒窩都很明顯, 岩石上方的樹木巧妙地成為酋長的頭飾, 上方的山稜線就是錐麓斷崖, 是被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稜線形成的深窄垂直大斷崖.
這是紀念民國47年, 中橫公路擴建時期,當時的 靳珩段長巡視橋樑工程時,被地震落石擊中所站的木板橋,因此墜入溪谷不幸殉職。
後人為了紀念他, 將新建的橋梁取名為 靳珩橋,並在橋旁建靳珩公園,公園中有他的塑像,亦有經國先生所撰立的碑文。 當時的靳珩橋在民國86年安珀颱風來襲時被暴漲的溪水沖毀, 現在的橋梁是後來重建的.
燕子口步道全長約1.37公里, 如果認真欣賞跟拍照的話, 大約要走一小時. 真的很美, 這樣的地勢美景, 值得讓人流連忘返ㄡ
岳王亭是為了紀念岳飛而建造的, 這邊也有一座吊橋, 一次僅限8人登橋喔,
吊橋上可以欣賞立霧溪溪谷景觀, 兩邊的景色略有不同, 而我們這次的半日遊行程也在這邊步入尾聲.
這次不是拉拉第一次來太魯閣, 以前是小時候跟著學校的畢業旅行來這裡, 當時在遊覽車內只覺得頭暈, 也不知道這山到底美在哪? 多年過去了, 有了不同的人生歷練, 出了國, 也欣賞了別人家的風景, 才漸漸懂得山水之美. 也許年輕的自己沉迷於購物血拼, 只想買到全世界XD 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是我變老了)察覺身外之物就是身外之物, 物質的享受也不過如此, 但大自然的美景就像是家人一般, 隨時歡迎你. 也許因為氣候變遷, 總有人恐嚇說以後就看不到這樣的景色囉~ 但拉拉相信, 台灣的美景, 只要我們用心守護, 還是可以看到的. 今年不能出國了, 明年也可能很難出國 但換個角度想, 我也因此感受到太魯閣這樣的峽谷之美, 推薦大家一生一定要安排一次太魯閣之旅, 這樣的美景不輸瑞士, 不輸黑部立山, 真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