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燈塔舊名是[東犬燈塔], 清朝光緒年間, 因為莒光兩島的形狀像是2隻小狗對望, 所以當時的地名是東犬及西犬. 國民政府進駐後, 以[毋忘在莒]的意念, 將地名改為東莒及西莒. 東莒燈塔建於清同治13年, 西元1875年, 比東引燈塔早了26年, 是馬祖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燈塔. 當時的清廷因為鴉片戰爭戰敗, 被列強要求開放五口通商, 英國人要求要建設燈塔以便商船辨別福州的方位, 就這樣, 東莒燈塔及東引燈塔都是因應英國人的要求建造的, 也都是英式風格喔~
東莒燈塔是拉拉心中這回在東莒景點的NO1, 在東莒的2天, 每天都來~為的就是要拍攝燈塔在不同的天色下的風景~第一天來的時候雲層較厚, 比較感受不出白色花崗岩的純淨感~第二天來的時候光線正好, 不論是正拍側拍, 上拍下拍, 燈塔都很美的呀~
至於燈塔前那一道長長的白牆,是由於這邊的風勢較強,有時候提燈人要從前方辦公室走進燈塔時,會因為過強的風勢導致連人帶燈被吹到山坡下~實在是太太太可怕了阿~~~所以歪果仁(外國人)為了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蓋了這道在中國風水可是大忌的穿心煞白牆, 所以可以驗證這不是中國人蓋的燈塔, 是英國人阿~~而這道白牆在某些角度上, 也像是燈塔巨人噴出的白色火焰吧~
燈塔的入口看起來很像是某某機關, 戒備森嚴的感覺, 但這邊是個很友善的景點喔~免門票, 讓你拍照拍到爽XD
東莒燈塔附近還有另一個知名景點-東洋山步道,
從東莒燈塔大門往下騎, 一路直直騎就會抵達入山處,
東洋山舊名東面山, 顧名思義就是可看到東面的海洋, 長年受風化及海蝕作用, 倚著陡峭懸崖興建的步道全長1.5公里, 走著走著看到的都是美麗的哈海景~
步道很好走, 比起南竿碉堡或坑道的上下起伏, 或是北竿螺蚌山步道, 東洋山步道真的是很輕鬆好走~ 幾乎都是平坦的步道, 少有上上下下的階梯, 但看到的海蝕景觀非常的壯觀,
這個360度的圓型觀景台, 好像被大海環抱, 聽著浪濤聲, 提醒我們下方可是波濤洶湧的峭壁阿~
每回看到馬祖的特殊地質景觀, 都覺得這裡很像是哥吉拉們的居所, 只是牠們現在想安穩過日子, 化身為馬祖的陸地XD
美麗的風景就在眼前, 坐在步道上的椅子小憩, 看著還未走完的步道~~~~我要回家XD 阿~是繼續向前啦XD
走完步道大約需要40分鐘的時間, 由神秘小海灣這邊一路延伸到接近東莒燈塔附近的碉堡結束, 除了可以欣賞沿途的海蝕地質景觀, 步道上也有許多少見的植物, 南國薊,紫檀,瓊麻,金銀花.....等等, 同伴中有一位專拍植物們的相片, 在這裡一路拍不停呢~
東莒的海比起南北竿及東引, 顯得更為沉靜, 像是位溫柔的少女, 在這裡靜靜地守候著~
磅礡的懸崖峭壁就在步道腳下, 但步道本身是平坦好走的設計, 可以在這裡輕易拍攝到大景, 原始的地質景觀, 更是隨手可得的地理教室, 是寓教於樂的好去處.
走完步道準備回去民宿歇息, 午後的犀牛嶼, 真美, 東莒真的很美~推薦大家一定要來走走~